茭白地上起廣廈,蓮藕塘中壘瑤臺?!碧K州工業園區25年的創業史,就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奮斗史。蘇州工業園區如同一位青春嬌子,用25年芳華鋪展了一幅豪情滿懷的壯闊畫卷,書寫了中新合作的最美華章。園區的成功實踐,對于古老的姑蘇大地,無疑是一番恢宏事業、一次卓絕探索。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事業成敗,關鍵在黨,關鍵在人。事業前進到哪里,黨的建設就推進到哪里。黨建,始終同園區的發展同頻共振,成為園區改革創新、開放包容、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不竭動力。
我們熱眼閱讀園區,不僅為了重溫那激情創業的風雨兼程,更為點贊無數黨員先鋒砥礪前行的初心使命。翻開園區的黨建地圖,2271個黨組織如同一座座堅強堡壘,遍布高樓林立的商務區、安靜宜居的居住區、創新創造的試驗區,成為這座“非凡之城”的穩固基石;透過園區的黨建歷程,43808名黨員如同一面面鮮紅旗幟,活躍在開發建設的前沿陣地、創新發展的經絡脈搏、產城融合的基層土壤,成為這座“創新之城”的活力因子。在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的征程上,園區黨建一路探索、接續向前,走出了一條符合高水平產業園區特色和現代城市發展規律的新時代黨建新路,譜寫了園區高質量發展的“紅色篇章”。
“一體共建”——黨建走在開發建設的最前沿陣地
時光總是能沉淀最精粹的精神力量。1994年,2月26日,中國和新加坡政府正式簽署《關于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拉開了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的序幕。園區邁進了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特征的城市化快速啟動、工業化同步推進的重要發展階段。
湖蕩密布、阡陌縱橫的農田水鄉迎來新生,而最先感受到這份新生之喜、新生之重的,是參與初期開放的廣大黨員干部。在金雞湖度假村,一幢白色小樓并不顯眼,這里曾是園區開發建設的第一個指揮中心所在地,參與初期開發的“創業者”們在這里朝夕相處、艱苦奮斗、奮勇爭先,首期12平方公里的開發建設從圖紙變成現實,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及水、電、氣、熱等大型工廠建設全面展開。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原副書記潘云官回憶埋頭起草園區開發建設項目建議書的歲月時說:“那時,天天吃方便面,用蜂窩煤取暖,夜以繼日地干,每天都是夜里12點以后睡覺,感到渾身用不完的力氣。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代表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形象,必須鉚足勁拼命干?!眳⑴c園區開發建設的“一班”黨員干部,深知園區的發展必須靠高度的責任心“干”出來,靠開拓創新的使命感“闖”出來,靠腳踏實地的工作“拼”出來,園區的發展不僅事關園區或蘇州的“小我”,而是事關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我”。初心使命激勵著他們始終保持“創業創新創優”的勇氣和膽略,為園區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園區開發的框架漸次打開,優質項目紛至沓來。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孫燕燕從事招商與經濟工作的時間與園區同齡。25年來,招商工作早已成為她生命的一部分,也融進了黨員的信仰中。從學習國內外的稅收政策、各種行業標準,到24小時親商服務,孫燕燕始終在招商一線,踐行黨員干部的使命擔當,為園區產業的迭代升級奉獻智慧。作為園區親商服務的金字招牌,一站式服務中心是受理項目審批落戶的“第一窗口”。在園區開發建設初期,這里還只是一個“一站式辦事大廳”,但業務已經非常繁忙,黨員帶頭加班,對服務環節進行流程再造、審批要素深度重組,經常來不及吃飯,餅干、方便面就放在案頭。正是這些黨員干部拼搏奮斗,才換來了園區日新月異的變化。至2000年底,蘇州工業園區已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達78.3億元,累計進區企業達4791家,位居全市開發區之首。
“開發建設到哪里,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里?!眻@區始終把黨的建設與開發建設“一體共建”,把黨員干部放在開發開放的最前沿陣地,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成為園區發展的紅色力量。
“一體創新”——黨建融入創新發展的最活躍經絡
隨著開發層次的日漸豐滿和產業招商的縱深推進,園區發展與生俱來的創新脈搏勃勃跳動,高端制造、創新經濟方興未艾,園區黨建從一開始就融入到創新發展的最活躍經絡。
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是蘇州工業園區第一家簽約外企,也是第一家開展黨建工作的外企?!澳菚r在外企開展黨建工作尚屬新鮮事,也遇到很多困難。外方領導層不理解,沒有資金,沒有場地,就連黨員身份也不能公開。慶幸的是,當時園區對‘破冰’外企黨建做了諸多創新探索,給了我們有力的支持?!惫军h委書記、副總經理李成春感嘆,外企黨建大膽走出第一步,此后步步柳暗花明、年年春暖花開?!拔覀兡木哿ьI黨員職工干事創業,大幅降低了離職率,在科技攻關、技能提升等方面大顯身手,獲得了外方高層一致認可,2007年三星半導體黨支部升格為園區第一個外企黨委?!秉h建“三星模式”得到了中組部的肯定,李成春也接連收獲了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殊榮。前段時間,蘇州工業園區外企黨建聯盟也在高端制造和加工貿易區揭牌成立,三星半導體等30家高端制造企業加盟,架起企業與政府部門溝通合作的“連心橋”。
先進制造加快集聚、新經濟蓬勃興起。站在“中軸”蘇州大道上眺望,園區的天空被一座座摩天樓映襯得分外高曠,大樓里金融、商貿、物流、總部等高端服務業態積聚,蘇州“陸家嘴”正在金雞湖邊拔地而起。作為商務地標的國際大廈內,集中了10家世界500強企業,單體樓宇外資銀行集聚度居全省之首。就在這棟建筑里,一股紅色暖流正在涌動。2009年,國際大廈在蘇州率先開展樓宇黨建,將樓內“兩新”組織多、行業分布廣、人員構成多元、企業制度多樣的特點,轉化為黨建工作的特色,不斷創新組織網絡、創新活動機制、深化服務內涵,實現黨建資源社會化、功能載體創新化、黨建工作服務化,促進了樓宇黨建工作與樓宇經濟發展的互動雙贏。
面對新興領域聚集起的大量城市新群體,園區順勢而為,探索成立圓融商業街區黨委、專業中介服務行業黨委、互聯網黨建聯盟、蘇州納米融合黨建聯席會,打造新興領域黨組織黨建工作聯促、干部人才聯育、職工文化聯誼、服務社會聯動、特色品牌聯創的新模式。同程旅游集團負責人吳志祥深有體會地說:“同程1.2萬員工分布世界各地,如何凝心聚力,靠的就是黨建引領?!?/p>
人在哪里,黨員在哪里,黨的建設就推進到哪里。目前園區非公黨組織黨員22234人,超過黨員總數的半數,各類新興領域黨建納入城市基層黨建進行系統謀劃,將黨的建設有效貫穿到創新發展的每個經脈,構建起“一體創新”相互聯結的“命運共同體”,凝聚起推動創新創業的強大正能量。
“一體服務”——黨建根植產城融合的最基層土壤
城市的發展本質上是“人”的發展,城市的形態根本上是人們生活的形態。2012年,園區實現撤鎮建街道,進入到區域一體化發展新階段,至此278平方公里土地優化為金雞湖商務區、高端制造與國際貿易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等功能板塊,實現了生產與生活的合理布局,產業與城市的共生共融,一座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躍然而出。
產城融合帶來了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的深刻變化,給基層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也給城市基層黨建提出了新課題:社區黨組織的“存在感”怎么增強?黨建抓手和資源在哪里?黨員作用如何充分發揮……園區直面問題、率先探索,創新構建區域黨建生態圈,過去“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在街道和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下拆除藩籬,打破體制、隸屬、級別壁壘,建立開放型的互聯互動紐帶,構筑城市基層黨建“朋友圈”。如方洲區域黨委、景城區域黨委下屬黨建聯盟單位達69家,服務覆蓋3萬余人,一個個“黨建孤島”串聯成“黨建高地”,在職黨員走進社區參與基層治理,城市基層黨建由街道社區黨組織的“獨角戲”,逐步變成城市各領域黨組織的“大合唱”。打通資源之后,如何將黨務、政務、社務、企務等服務進一步“下沉”,并常態化向市民開放,真正做實黨建服務為民。蘇州中心黨群服務站打破傳統陣地封閉式固定服務模式,吸引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兩新”等各類黨組織參與其中,服務內容涉及便民惠民、政策咨詢等方方面面,服務對象涵蓋各年齡段、各類職業人群,基層黨組織“零距離”走進百姓生活,讓黨的溫暖洋溢群眾心間。
為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2018年2月,園區推出創新性黨建項目——紅色管家,居民通過“SIP紅色管家”微信公眾號直接向所在社區黨組織反映訴求,黨組織在規定時間內將相關責任主體的答復意見或處理結果向居民反饋,形成“民意收集—響應處理—跟蹤督促—評估評價”的工作閉環。共享車位緩解居民停車難、流動攤販“收編”解決商業街臟亂差、調整清運時間讓垃圾房不再擾民……一件件“紅管實事”獲得居民點贊,“黨員聯戶”“樓道微自治”“惠民小屋”……一次次“紅管探索”匯聚基層治理正能量,真正從制度層面打通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城市管理等業務工作的界限和壁壘,將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自治社團等基層治理力量凝聚成黨建共同體,實現“問題在基層發現、困難在基層解決、政策在基層落實、文化在基層生長”,構建了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目前“紅色管家”已覆蓋76個小區,服務居民達14萬余人,紅管微信公眾號收集居民訴求3000余件,辦結率90%以上。
“一體管理”——黨建重塑基層組織最強戰斗力
今年4月,蘇州工業園區智慧黨建“星”平臺啟動,通過組織生活紀實、黨員信息管理、基層黨建工作動態分析、監測預警、評價考核等功能,實現對基層黨建工作全紀實、動態管理全流程、評價考核全閉環,為園區基層黨組織分類晉級提供強大的平臺支撐。
分類晉級管理,是園區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推動組織力全面提升的又一大創新舉措。通過星級黨組織評定,發揮星級標準的導向作用和星級評定的激勵作用,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在爭星晉位中學標桿、強基礎、優服務、求創新,有效激發基層黨組織的內生動力和外在活力,使得先進支部當好標桿、中間支部規范提高、后進支部改變面貌,推動全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提檔升級、全面煥新?!靶恰逼脚_的啟動,如同給晉級管理裝上了“智慧大腦”,通過系統謀劃、規范建設、科學提升全面加強基層黨建各環節,實現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讓優秀基層黨組織不再是一個個盆景,而是一道道風景。
城市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園區以黨建引領工程為抓手,系統規劃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制定出臺了《園區黨工委關于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工程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園區黨工委關于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的實施意見》《蘇州工業園區分類晉級管理辦法》,分別從全區基層黨建頂層設計、基層支部達標建設、評比激勵規則運用三個維度對新時代黨建工作進行了科學規劃,形成了園區基層黨建制度設計有效閉環,切實加強黨對各領域的全面領導,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夯實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